close
作者:林孟儀 攝影:陳應欽 2006.9 /我的學校不見了 上學好難
http://www.gvm.com.tw/theme/inpage_cover.asp?ser=12314&Pg=1
裁併校持續下去,已經愈來愈像是一場對學生、對老師、對家長、對社區都不公平的野蠻遊戲。
而這幾年來,裁併校風聲在各縣市散播,其實也已經對於偏遠地區迷你小學的校長與老師,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。 裁併校風聲鶴唳下,搞得校長、老師人心惶惶。學校不曉得明年還在不在,沒有明天,許多老師、校長都急著找出路,哪位校長、老師還會好好治校?
裁併校後,不止學生流浪到他校,連老師也得當起吉普賽人。
台南縣左鎮鄉岡林分校今年廢校,學生併入左鎮國小後,馬上多出來7名必需外調的超額教師。被併的岡林分校7位老師並不資淺,又都已住在左鎮一帶,不想被遠調他校。
所以為了「誰是那7名該被調走的老師?」造成兩校老師激烈角力。最後出動縣府調停,並裁示保留左鎮國小9名老師,而岡林分校的7位老師都必須遠調,紛爭才落幕。
關鍵少數,決定國民教育走向
裁併校持續下去,已經愈來愈像是一場對學生、對老師、對家長、對社區都不公平的野蠻遊戲。
國民義務教育,屬於地方自治的管轄範疇,教育部只負責擬定大方向的政策擬定與督導。
因此,教育部建議地方裁併小校後,雖然整理出關於人數、交通等十大指標,但僅能做為地方裁併校的「參考」。
但各縣市實際上各行其是,各玩各的遊戲規則,但主要是以「學生人數」作為裁併校門檻。
例如,台南縣將去年未滿50人降為分校、未滿30人的分校裁撤標準,各提高至60人與40人。
嘉義縣則以50人為降級標準,30人為裁撤標準。今年,因新任縣長與教育局長為教育界出身,而暫停裁併動作的屏東縣,往年是一般學校100人以下降為分校、50人以下降為分班;原住民學校則50人以下降為分校、30人以下降為分班。
「地方不尊重小校的差異性,而以大學校的長處:人數,作為生存與否的標準,是有點暴力!」關心小校裁併,而記錄了台南縣9所裁併學校畢業典禮的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學生李瑞源,發出不平之鳴。
給3萬6000個孩子一個機會
因為不知道學校什麼時候會不見,有本事的家長預先把孩子轉學,讓迷你小學人數更少。而想保住學校的家長,更祭出各種奇怪荒謬的招生方式,展開挖角大戰。如學雜費減免、送腳踏車、雇用交通車,甚至老師上班途中兼當校車司機,還聽說有家長使出招待學生免費吃一年蔥油餅的荒謬招數。
「學校人人自危,明年門檻要提高幾個不知道,別校也不讓你拉學生,」台南縣後壁鄉樹人國小家長會長李錦昌表示。
在大家都沒有明天的心理下,裁併校運動,造成教育現場的混亂,如何帶給學生最好的教育品質?
若依監察院給教育部的建議,百人以下小學應該裁併,今年九月開學後,全台將有超過上學年度566所小學、3萬6000多名的學生,面臨學校消失的危機。
以前,小學就在村子裡、家門附近;現在,小學不見了,小小孩就得趕交通車去上學,和弟弟妹妹手牽手走山路去上學,或是和鄰居一起搭漁船渡海上學,既危險又費時。
台灣愈來愈多偏遠地區的小孩子,上學好難。
現在苦了孩子,以後,苦的就是台灣。給偏遠小學一個機會,等於是給弱勢孩子一個看得到的未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